车是男人的情人。
十几年前,结缘北京吉普2020。一次陷车,让我领略了四驱的作用。之后,选择了江铃陆风的四驱柴油X6。选择柴油,是因为与轿车比,越野车的油耗肯定要大。后来得知,同款的汽油X6,主要跑矿山,百公里平均要15个左右。而柴油X6,油耗在8至9之间。虽然X6有些小毛病,但她底盘高,发动机省油、劲大,这让我决定了以后选车的两个条件:一、越野;二、柴油。想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,选择了自动档。但自己囊中羞涩,2016年,别无选择地把驭胜350开回了家。
首先,加装了燃油初级过滤。电喷车对油的要求更高了,柴油滤芯的价格也更高了。这是在驾驶座位置下边车外进行的,加装了两个普通柴油滤芯,用于初级过滤,也可说是粗滤。由于底座的油管接口不精细,柴油渗出不少。
然后,从外边,给前车底加装了隔音棉。
此事是有原由的。X6时,一天跑长途,无意间发现驾驶座下的车底热得烫手!想是发动机的热气把车底给加热了。于是用带铝泊的隔音棉——约7MM厚,从发动机后面的车底,直到油箱,粘了这个东西。可以看见,车底还有不少丝杆,可以用来固定隔音棉。
手里还有一块隔音铅板,装在了大胜上:发动机与驾驶室之间。可是我发现,车底加装隔音棉,特别是加装铅板,对于减少发动机噪音、改善车内声音环境,作用不明显。
降噪工程仍在进行。
对车门粘了“隔音贴”。手里有一些沥青油毡,自带胶的。买时按厚度1.2毫米付的款,到手发现只有1.1。就他吧,去年趁天热,贴了五门。又用一面带波纹的隔音棉,盖在门内的那张塑料布上。
在车内的后半部,粘了“隔音贴”。从车底,到车的两后轮上边,全部粘了。在车轮上的突起部分,重点加强,粘了两层。
拆开后车轮上边的装饰,发现两个车轮上边,有很大的空间被浪费了。左边有加油口,浪费稍小,右边的,空间很大。记得有车友就把电池或无线电台装进去。最宽处有30多厘米。
这个加装后,全车噪音有了明显的改善。没有了那种铁皮敲击的清脆声,取点而代之的是敦厚的深沉的声音。后来又加装了车门密封条,开关车门的声音有了明显变化。
本人的自然条件有限,前座显得过高,于是换了驾驶座的前边两个脚,座椅低了3厘米。
一不做,二不休,几天前,换了个电动的。
说是雷克萨S,其实看中的是10向电动。座椅的高度不比驭胜原车的低,于是,在驾驶座,对原车进行了切割,降低了约5厘米高度。保留了原车固定座椅的螺丝孔。
 副驾的座椅没的作降低处理。
退下的座椅。谁需要?驾驶座前改过了。
还有改造的:改了发动机废气与进气管的连接,改成了直排。看过没改直排X6的进气道,油乎乎的。
在前玻璃下与发动机仓之间,贴了隔音泡沫。搞的时候,拆下盖板,连雨刮器的连接件一起卸下来,施工会更简单。
该车的优点:发动机有劲,省油,综合路况,8 个不够,9个用不了。自动变速箱平顺、操作少,省得变速时操心。车内空间大,后备箱蜷着睡一个人都可以。越野车,高、大、上。
不便之处:
一是转向半径大。回家过一个转角,X6真接过,350需再倒一把。
二是前排驾座下空调口直接冲着右脚,凉风吹得很不舒服。X6没有这个感觉,X6在转向柱下有一个出风口,朝着JJ的方向,挺好的。
三是放小件物品的地方有点少。
 听说有的备胎被盗,想是这个东西不争气。
 直接焊死算了。
 取出钥匙的芯片,切去几个按键开关,以降低厚度,装入这个木头做的小盒子里,体积小,开关车门按门把手上的开关。
|